喜欢

收藏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东吴观潮 | 践行ESG理念 推动可持续发展

  发布于2025-01-02    来源:苏州日报

□顾臣杰

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4年正式提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以来,ESG已走过整整20年,成为全面评估企业价值的“世界语言”。

在全球范围内,ESG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它鼓励企业在保护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和提升治理水平方面做出努力。尽管目前学术界和业界主要关注企业的ESG实践,但鉴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这一理念已经超越了其最初的投资和企业领域,扩展到了城市发展的环境、社会和治理三大核心领域。因此,以人为中心的“城市ESG”概念应运而生,它从宜居环境、社会和谐和城市治理等角度,助力城市探索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城市ESG不仅关注经济增长,更强调环境宜居性、社会和谐性以及城市治理的有效性,体现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ESG理念的实践对于全球城市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城市网络C40城市气候领导小组推出的城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行动框架为城市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导,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城市绿色增长工具》则为城市提供了评估和实施绿色增长政策的框架。这些政策和工具的推行,不仅有助于城市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也推动了城市向绿色、低碳、智慧的方向发展。

我国同样在城市ESG理念实践上积极探索,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2024年3月,上海、北京、苏州三市接连出台ESG发展政策,从城区视角大力推广ESG理念并开展相关工作,成为区域ESG发展的风向标。2024年6月30日,苏州工业园区发布全国首部区域ESG白皮书,也是全国首部开发区层面的ESG白皮书,此次发布标志着苏州工业园区ESG实践工作已进入发展新阶段,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各类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先行示范。

国内外城市ESG实践案例

在ESG理念与城市发展融合建设进程中,加拿大多伦多市创新先行,于2021年发布全球首个城市ESG报告(City of Toronto Environmental, Social & Governance Performance Report)。该市实施了一项全面的ESG战略,将负责任的管理融入到城市的各个层面,包括决策制定、债务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这一战略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可持续性和弹性的城市环境,以确保持续地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价值。

在国内,成都市进一步根据ESG制定更前沿的城市战略,实施全域、全周期、全要素的城市ESG战略,以获得人才和资本青睐,增强城市竞争力。在环境领域,成都将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标杆示范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社会领域,成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营造“幸福成都”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使人们更有归属感,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样本;在治理领域,成都城市层面积极探索新基建及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实施,促进营商环境和区域协调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城市空间规划思维的转变,从“设计师思维”向“产品经理思维”的过渡,强调了定量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精准。通过建立量化的ESG指标体系,成都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维提升的路线图,涉及自然解决方案、城市更新、绿色空间资产等多个方面。成都市亟待落地和重点关注的城市ESG发展方向主要为城市宜居性与文化生活品质、环境质量与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城市营商环境与运营效率三个方面。

苏州城市ESG发展的基础和现状

2024年6月,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的全国首部区域ESG白皮书,体现了苏州工业园区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展示了园区在推动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和卓越治理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白皮书”探索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经济开发区ESG评价体系,为国内外经济开发区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增强了透明度,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信任和认可。

在环境领域,园区坚持绿色发展,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提升清洁能源比例,并通过建设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等项目,促进能源消费侧的绿色转型。在环境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园区建立了完备的环境基础设施,实施废弃物和污水管理,同时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提升城市绿化和水环境质量。社会维度上,园区注重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构建了特色产业体系,集聚了大量的科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在人才发展和社会公益方面,园区通过政策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强化工会建设,完善福利保障体系,积极开展慈善项目和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治理维度上,园区优化治理架构,构建大部门制工作格局,提升治理效能。同时,园区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化、整体性、平台型的数字政府,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和透明度。

此外,园区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构建ESG管理体系及报告制度,推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ESG信息披露,强化可持续投融资的支撑能力。

苏州如何进一步探索城市ESG发展理念

苏州在城市ESG发展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但还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城市ESG发展,排名并不是目的或者结果,科学评估强调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内在问题的科学诊断,并综合、全面地考量各个维度。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ESG实践案例,对苏州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健全顶层设计,制定苏州城市层面ESG发展战略

苏州市应基于园区ESG实践,制定城市ESG发展战略和政策,借鉴多伦多和东京等城市治理中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系统制定城市ESG发展战略,建立评价标准,推动全市ESG实践。同时,关注苏州城市层面需重点关注的社会和治理领域关键议题,如城市文化、区域协调发展、老龄化等,因地制宜制定ESG政策。作为标准化工作和制度改革试点城市,苏州可出台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城市ESG发展和评价体系相关法规条例,为ESG发展提供保障,全面纳入顶层设计和战略体系。

(二)建立城市ESG可持续发展评估框架

苏州市政府应以“产品经理”思维量化评估城市环境、社会、治理非传统要素。基于园区ESG白皮书的17个关键议题,对应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社会、经济、环境、治理、文化五位一体评估框架,评估体系应兼顾核心指标与适应性指标。城市ESG发展评估需要一些共性指标突出ESG愿景和理念,也需要一些适应性指标反映苏州地方特色和差异,突出苏州特质。将城市ESG评估框架与苏州市数字化改革相融合,打造全国首个城市层面ESG数据平台,建立高效部门间沟通机制。加强苏州市城市ESG评估指标数据质量,提供多元、客观的地理空间、行业、人口等数据,确保城市ESG报告公平公正公开。

(三)构建完备的城市ESG生态体系

苏州应以ESG评级机构为核心,搭建全链条城市ESG生态体系,拓展上下游,形成研究-咨询-评级-认证体系,建立广泛认可的城市ESG标准、服务、互认、鉴证路径。提出促进城市层面ESG产业化、集聚化、规模化措施,培养专业人才,设立ESG学会和协会,开展区域、城市层面ESG科学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苏州城市ESG信息披露和监管,推动发布城市ESG报告,为全国ESG评价体系做出“样板”效应,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苏州智慧”。

★作者单位: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智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创作者本人,不代表可持续(ESG)人才网的观点和立场。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fuwu@zges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