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晓箴
当前,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标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实践ESG,并在环境、社会与治理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2月,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了《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上海的跨国公司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和支持。方案指出,到2026年,要基本形成上海市政府、行业组织、涉外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涉外企业ESG生态体系。
为推动外资企业在上海的ESG实践创新与提升,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全球ESG领域先锋城市的地位,12月5日,2024年上海外商投资企业ESG论坛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ESG分会成立仪式在上海长宁区举行。活动上,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ESG分会正式揭牌,同期还发布了一批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优秀ESG报告。
此外,今年9月,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若干措施》明确,要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ESG相关专业服务机构落户,鼓励商务区内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制定ESG标准及规则指引,举办各类ESG活动,打响商务区ESG服务品牌。本次ESG分会揭牌,也标志着虹桥“33条”又一重要举措落地。
作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ESG分会会长,百威中国企业事务副总裁朱江柳表示,ESG分会将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参与上海ESG相关标准编制及评价规则制定、实施和应用;推广最佳实践,提升外资企业参与ESG能力建设的积极性;搭建交流分享平台,加强与国际ESG组织的交流合作,组织开展ESG领域相关培训及合作,赋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可持续竞争力。
“发布ESG报告已不仅是衡量在华外资企业本土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外资企业传递信任、增进与中国利益相关方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方式。”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总经济师罗志松在致辞时指出,上海市商务委将继续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落实全球总部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同时,将ESG价值主张与中国新发展理念相结合,积极推动中国本土化ESG的落地和实践,同时将ESG推进工作列入沪港、沪新合作机制和内容。在政策支持上,调整优化“上海市促进对外投资合作扶持资金”,新增对涉外企业开展ESG工作的支持。
在随后的授牌环节,罗志松为发布“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优秀ESG报告”的十家企业授牌。它们分别是: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百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花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爱茉莉太平洋贸易有限公司、达能亚太(中国)管理有限公司、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立邦投资有限公司、万宝盛华人力资源(中国)有限公司。
据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会长黄峰介绍,上海已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998家,其中,共有52家企业发布了中国区ESG报告。而本次发布的优秀ESG报告具有“坚持长期主义、全面规范披露”“符合国际标准、融入本地特色”“关注更多议题、促进信息透明”“优化披露方式、提升阅读体验”“引入三方审验、强化公信力度”等共性。
他表示,未来,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ESG分会将发挥外资企业ESG实践协同效应, 扩大ESG影响力,通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提供专业资源支持以及推动政策落地,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全球ESG领域先锋城市的地位。同时通过协作和宣传,持续推动国际与本地企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