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

收藏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ESG风险观察|商誉减值,步长制药再现年度亏损

  发布于2025-02-25    来源: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

为及时有效监测企业在社会、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风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通过壹点智库品牌大数据平台,定期跟踪、监测和评价A股上市公司的ESG风险,并进行重点报道。

2025年2月10日—2月16日,本周有447家A股上市企业被央媒省媒报道过敏感信息。与上周相比,敏感信息量下降的有245家,信息量增加的有383家。

本期ESG风险敏感信息医疗健康与公众安全、财务健康与风险管理、科研诚信、合规经营与监管等问题。从ESG层面分析,主要涉及社会(S)、治理(G)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8年销售费用累计接近600亿元

据长江商报报道,步长制药(603858.SH)因两笔收购涉及的商誉减值问题,导致公司2024年出现年度亏损,步长制药因商誉减值及产品市场竞争加剧,面临业绩下滑和高额销售费用的双重压力。

2022年,也是因此商誉减值,导致步长制药当年亏损15.30亿元。

步长制药于2013年至2015年期间,分别以27.48亿元收购通化谷红100%股权,以35.97亿元收购吉林天成95%股权,合计耗资63.45亿元,形成商誉49.97亿元。2024年,因通化谷红和吉林天成的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且部分产品被调出省级医保目录,公司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亿至10亿元,导致公司2024年净利润预计亏损4.28亿元至8.08亿元。


此外,步长制药长期以来的高额销售费用也备受关注。2017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累计接近600亿元,其中90%以上用于市场、学术推广及咨询费。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已达32.71亿元。高额销售费用引发了市场对其“带金销售”的质疑。对于公司面临的诸多问题,步长制药在公告中表示,将持续推进创新转型,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会加强对销售费用的管理和控制,提高费用使用效率。

两款仿制药生物等效性数据雷同,相关方称是论文撰写错误

据第一财经报道,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和华润三九(000999.SZ)的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被发现数据雷同,两款药品的临床试验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万邦医药(301520.SZ)负责,相关论文分别发表于2021年和2024年。相关方则表示,这可能是论文撰写过程中的错误。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在2021年和2024年分别刊发了两篇生物等效性研究论文。一篇是关于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的研究,另一篇则是关于华润三九(000999.SZ)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的研究。两篇论文中,受试制剂(仿制药)与参比制剂(原研药)的T/R比值及其90%置信区间数据完全一致,这在正常情况下“基本不可能”出现。



专业人士表示,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关键在于T/R比值及其90%置信区间,不同药物的试验数据理应不同。两篇论文中的数据雷同,可能源于论文审核不仔细或作者写作过程不够严谨。此外,《盐酸克林霉素胶囊》论文中还出现了90%置信区间数据“198.81%~111.74%”的明显错误,推测应为“98.81%”。

负责上述两款药品临床试验的万邦医药回应称,数据雷同是论文撰写过程中的错误,试验本身真实可靠。万邦医药还透露,论文中的数据并非由其直接提供,而是由委托的药企提供,数据所有权归药企所有。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情况可能是论文作者在撰写过程中未对数据进行仔细核对所致,但药品研究数据事关生命健康,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专业出版物,都应严格把关。目前,此事真相尚待相关部门核查处理。


The End

免责声明:本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创作者本人,不代表可持续(ESG)人才网的观点和立场。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fuwu@zgesg.org.cn